上海污水泥分離技術
瀏覽次數:1846 發布時間:2019-7-10 19:46:22
上海污水泥分離技術
一種污水泥分離裝置,屬于污水凈化裝置領域。其技術方案為:它包括外筒、容有污水進水管的轉鼓內筒,其一端與驅動裝置聯接,所述的轉鼓內筒內壁為螺旋結構,以軸承支撐,可轉動地置于外筒內,筒壁設置若干孔,外筒和外鼓上設有出水口與污泥出口,外筒和轉鼓內筒口部傾斜向上,本裝置通過轉鼓內筒地旋轉,污泥被螺旋結構上舉至內筒口部,水則通過筒壁孔和透水孔落至外筒,分別經出口排出裝置,整個裝置構成簡單、操作簡便,體積小,成本低,無需加入各種水處理劑且無二次污染,同時清理維護方便,效率高,清污更徹底。
1.一種污水泥分離裝置,它包括外筒、轉鼓內筒、污水進水管及驅動裝置,其特征是:轉鼓內筒可轉動地置于外筒內,內筒的底端與驅動裝置相聯接,轉鼓內筒內壁設置有螺旋結構,且壁上置有若干筒壁孔,所述污水進水管位于所述轉鼓內筒中,外筒和轉鼓內筒的筒口向上,其軸線與水平面形成一定的夾角,所述外筒的上端連接有外鼓,外鼓的下端設置有污泥出口,外筒的下端設置有出水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泥分離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螺旋結構為設置在轉鼓內筒內壁上的螺旋葉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泥分離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螺旋葉片的高度由上往下逐漸遞增。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污水泥分離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螺旋葉片上設有透水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泥分離裝置,其特征是:轉鼓內筒螺旋葉片的葉根處與內筒內壁之間設置有隔擋。
污水泥分離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凈化裝置,尤其是指一種能即時分離出水與污泥的裝置。
技術背景
目前,城市和工業排污管網污水處理大多采用污水經過沉淀池多級沉淀的方法,使污泥沉析下來達到水泥分離的目的,存在的問題一是處理的設備設施(如多個沉淀池)占用面積大、清理維護不便;二是投資大、效率低,當需要處理的污水陡然變化時應對能力差;三是由于不能完全實現封閉處理,極易造成空氣污染。公告號為CN201030249Y的中國專利說明書,公開了一種利用磁性轉鼓設計的“污水泥分離裝置”,因其操作中需要加入各種水處理劑、助磁劑等物質,結構復雜且成本高。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進的污水泥分離裝置,通過轉鼓內筒旋轉,采用螺旋提升污泥的方法,實現污水與泥的分離,其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污水泥分離裝置,它包括外筒、轉鼓內筒、污水進水管及驅動裝置,轉鼓內筒可轉動地置于外筒內,內筒的底端與驅動裝置相聯接,轉鼓內筒內壁設置有螺旋結構,且壁上置有若干筒壁孔,所述污水進水管位于所述轉鼓內筒中,外筒和轉鼓內筒的筒口向上,其軸線與水平面形成一定的夾角,所述外筒的上端連接有外鼓,外鼓的下端設置有污泥出口,外筒的下端設置有出水口。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還有:螺旋結構為設置在轉鼓內筒內壁上的螺旋葉片,葉片的高度由上往下逐漸遞增,葉片上還設有透水孔以及葉片的葉根處與內筒內壁之間設置有隔擋。
該污水泥分離裝置工作時,轉鼓內筒通過驅動裝置使其轉動(當筒內螺紋為右旋時,按筒口自上而下方向順時針轉動,左旋時則反之),當污水由污水進水管流入轉鼓內筒腔內,污泥水落入螺旋葉片間的凹槽內,在內筒旋轉的作用下,螺旋葉片將污水泥一同上舉,在上舉的過程中,由于水受重力和離心力作用,通過筒壁孔和葉片上的透水孔落至外筒,經出水口流出,污泥則沉積在葉片的槽底,通過螺旋轉動,將污泥向上推舉至轉鼓內筒口部時,由隔擋推動葉片根部沉積的污泥完全落入外鼓,則經污泥出口排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即時分離出水和混凝污泥,將其分別經出口排出裝置,整個裝置構成簡單、操作簡便,體積小,成本低,無需加入各種水處理劑、助磁劑,且無二次污染,同時清理維護方便,效率高,較其他分離裝置設有隔擋,清污更徹底。


